你的位置 >> 装修攻略 >> 文章正文
卫生间革命:洗浴文化与道德体系之冲突
作者: 佚名 发布日期: 2012/3/3 21:25:00 浏览次数: 990

  一边洗澡一边交际并非中国人独创,不过在洁净身体的初衷可以在家中随时得到满足之后,能够把洗浴的社交功能发挥到这样高度的民族实在不多。当然,承担起这个社交任务的多半是一家家或许会带点奢靡色彩的“洗浴中心”。有些人相信,在这种“坦诚相待”的场合谈事,似乎更能够强调坦诚相见的办事宗旨。

  但是,倘若把浴缸搬到家里原本用来待人接物的客厅,又会是什么景象?

  或者换个场景,假如把浴缸放在客厅的不是你而是你去拜访的一位朋友,一推门,你发现自己的眼睛对上了一个摆在客厅显眼位置的浴缸,你的头脑会产生什么反应?

  显而易见,即便是洗浴文化被如此发扬光大,从“洗浴中心”到客厅的这一步,对于中国人来说依然是难以逾越的。按照中国的传统,提到“洗澡”这个词汇几乎就跟提“脱光”了一样不雅观,男女之间提及这个词汇更不符合道德。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道德的严苛。

  洗浴中心的盛行表面看来极大地冲击了这一道德体系,然而在中国道德观念的最后防线——私人住所中,这种心理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。代表私密的浴缸堂而皇之地放置在承担公共功能的客厅,无异于惊世骇俗。

  而在欧洲,这个被国人视为超乎寻常的创意早已进入现实生活。当然,始作俑者是以浪漫和工业设计著称于世的意大利人。

  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接受将浴缸搬到客厅,表面看来是一个家居设计消费习惯的问题,实质上却是个文化和心理学层面的问题。但即便在最为顽固的私人住所中,从封闭到开放的革命也在逐渐展开。

  如果说几年前这种开放大多还只体现在精致户型中,如今这一趋势则越来越多地渗透进了复式住宅和别墅的设计方案中。各种视听设备纷纷进驻厨卫等功能区域,而厨卫功能也拓展到公共功能空间中,区隔被渗透,打破,最终融为一体。

  这样的革命起始于厨房的开放。先是餐厅和厨房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,后来,这个整体和客厅等公共区域之间的墙也被推倒。